「一天瘦10公斤」、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這些極速減重承諾,是否曾令你心動不已?許多人渴望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體重,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的科學真相與潛在風險。本文將由專家團隊深入剖析這些瘋傳挑戰的實質與代價,揭露為何它們只會導致體重反彈甚至損害健康。我們將摒棄數字迷思,帶你建立正確的減脂觀念,並提供5大經科學驗證、真正有效且可持續的燃脂策略,助你健康告別肥胖,迎接更自信、更健康的自己。
從極速挑戰到健康觀念:解讀「一天瘦10公斤」與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的科學與代價
許多人可能都聽過甚至想嘗試極速減重的方法,例如「一天瘦10公斤」,甚至期望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或「一個月瘦10磅」來迅速達到理想體重。這些目標聽起來確實很吸引人,但是我們必須深入探討這些極端挑戰背後的科學原理,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實際代價。這篇文章會帶您了解,究竟這些快速減重數字的真相是什麼。
拆解瘋傳的極限減重挑戰:探討「一天瘦10公斤」與「7天瘦10公斤」的真實可能性
當我們談論「一天瘦10公斤」或者「7天瘦10公斤」這種驚人數字時,許多人可能會心生疑問,究竟這是否真的可行。事實上,在運動科學領域,確實有過類似的極限減重挑戰,但是這背後的機制與我們想像中的「減肥」有很大差別。以下將會為大家深入剖析其原理。
運動科學剖析:24小時內體重驟降的機制與真相
在極端的環境下,身體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讓體重驟降,這主要透過複合式的脫水策略達成。例如,一位運動科學家曾親身進行實驗,在24小時內減重約10公斤。他使用的策略包括:進行水溫高達40度的熱水浴,透過高溫促使身體大量排汗;穿著專為拳擊選手設計的脫水服進行高強度運動,鎖住體熱以增加排汗量;飲用濃縮咖啡,利用咖啡因作為利尿劑刺激水分排出;以及在實驗末段進行桑拿,進一步加速身體脫水。這些方法都能讓體重在極短時間內急劇下降,但是這並非健康的減脂方式。
短期內體重迅速流失的構成:水份與肝醣的快速消耗
當身體在極端減重挑戰中迅速失去大量體重時,流失的並非脂肪,而是體內的水分以及肝醣。專業知識指出,每千克肌肉中大約含有18克肝醣,而每一克肝醣又結合著大約3.5克的水分。因此,透過劇烈的運動消耗肌肉中的肝醣儲備,身體會同時排出大量與肝醣結合的水分。另外,高溫環境和利尿劑也會直接導致身體脫水,這才是造成體重數字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「一天瘦10公斤」的體重反彈機制:為何它並非有效減脂
雖然您可能看到「一天瘦10公斤」的驚人數字,但是這種快速減重方法並非有效的減脂。因為體重驟降主要源於水分流失,所以一旦身體重新補充水分,這些失去的體重便會在24小時內迅速反彈,恢復到原有的水平。這個機制證明了,透過極端手段達到短期的體重下降,對於減少身體脂肪並沒有實質幫助,也不能帶來長期的減肥效果。
警惕快速減重的潛在陷阱:為何不應盲目追求「一個月瘦10kg」
了解了「一天瘦10公斤」的真相之後,我們也需要警惕,即使是稍微緩和的「一個月瘦10kg」、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或「一個月瘦10磅」這類快速減重目標,仍然潛藏著許多健康陷阱。若您盲目追求這些數字,身體可能會付出沉重代價。
快速減重≠減脂肪:剖析水份與肌肉流失的真相與危害
當一個人透過極端節食或過度運動來追求快速減重時,身體往往會優先消耗水份和肌肉,而非脂肪。肌肉是身體的「燃脂工廠」,它會消耗大量熱量,維持基礎代謝率。如果減重過程中流失的是肌肉,您的基礎代謝率便會下降。基礎代謝率下降會讓身體變得更容易儲存脂肪,最終導致減脂效果不彰,甚至產生負面影響。
代謝率下降與「溜溜球效應」:極端節食如何導致快速復胖的惡性循環
極端節食會讓身體誤以為正處於「飢荒」狀態,所以它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,降低代謝率以節省能量消耗。一旦代謝率下降,即使恢復正常飲食,身體也會更有效率地將攝取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。這個過程很容易導致體重快速反彈,形成所謂的「溜溜球效應」(Yo-Yo Effect),讓您陷入不斷減重又復胖的惡性循環,並且每一次復胖都可能比之前更胖。
其他潛在健康風險:營養不良、心血管問題與荷爾蒙失調
除了體重反彈和代謝率下降,快速減重還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健康風險。極端限制飲食容易導致身體營養不良,缺乏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影響身體機能。同時,快速且不健康的體重變化也可能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負擔,增加心血管問題的風險。此外,嚴格的節食和過度運動也可能引發荷爾蒙失調,影響情緒、月經週期以及整體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。
建立正確減脂觀念:告別數字迷思,比追求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更重要
看到許多人都在追求「一天瘦10公斤」或是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的快速目標。我們明白大家想在短時間內看見成果的心情,但是,追求體重計上的數字下降,有時並非真正的成功減重。其實,建立正確的減脂觀念,比盲目追求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或者「一個月瘦10磅」等目標,更為重要。這能幫助我們告別數字迷思,找到健康且持久的減重方法。
重新定義成功減重:減體重 vs. 減體脂的核心區別與意義
很多人認為減肥就是減輕體重,但是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。真正的成功減重,在於減少身體的脂肪比例,也就是「減體脂」,而不是單純地讓體重計上的數字下降。因為體重減輕,可能來自於水分、肌肉的流失,這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。
為何相同體重身形卻大不同?脂肪與肌肉的體積差異解析
您可能見過兩個體重完全一樣的人,但是他們的身形卻大不相同。這就是因為脂肪與肌肉的體積差異。相同重量的脂肪,它的體積會比肌肉大上好幾倍。所以,即使體重一樣,一個脂肪量高的人會看起來比較臃腫,而一個肌肉量高的人則會顯得更緊實、有線條。這說明,您的身形好不好看,關鍵在於體脂率,不是體重。
BMI指數的局限性:為何對健身人士或個體評估可能不準確?
我們常常用身體質量指數(BMI)來評估肥胖程度,BMI的計算方式是體重除以身高平方。這個指數在評估「人群」的肥胖趨勢時,確實有它的參考價值。但是,若您想用BMI評估「個體」的健康狀況,尤其對於有健身習慣的朋友來說,BMI可能不太準確。例如,一位肌肉發達的健身愛好者,他的體重會比一般人重,所以BMI數值可能偏高,甚至被歸類為過重。然而,他的體脂率可能很低,身體非常健康。這時,BMI就無法反映他的真實身體狀況了。
計算你的個人化燃脂起點:基礎代謝率 (BMR) 的重要性
想要有效減脂,我們需要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方式。其中一個關鍵,就是您的「基礎代謝率」(BMR)。了解它,就像拿到了一份專屬的燃脂藍圖,能夠幫助您規劃更個人化的減重策略,不必再盲目追求例如「7天瘦10公斤」這類不切實際的目標。
甚麼是BMR?為何了解它對健康減重至關重要?
基礎代謝率(BMR)是指我們身體在完全休息、清醒狀態下,維持基本生理功能(例如呼吸、心跳、體溫)所需的最低能量。這些能量就像身體的「基本電費」,即使我們整天躺著不動,身體也會持續消耗這些熱量。了解您的BMR,就能知道身體每天最低需要多少熱量才能正常運作。並且,這是您規劃飲食與運動計畫的起點,讓您知道每天至少要攝取多少熱量,避免代謝下降,這對健康減重非常重要。
男女BMR計算公式與應用方法 (提供詳細計算公式)
您可以透過哈里斯-班尼迪克特公式(Harris-Benedict Equation),大致計算出自己的BMR。以下是男女的計算公式:
- 女性BMR計算公式: BMR = 655 + (9.6 × 體重(公斤)) + (1.8 × 身高(公分)) – (4.7 × 年齡)
- 男性BMR計算公式: BMR = 66 + (13.7 × 體重(公斤)) + (5 × 身高(公分)) – (6.8 × 年齡)
計算出您的BMR後,您可以以此為基礎,再根據您的活動量,計算出每天的總熱量消耗(TDEE)。這樣,您便能設定合理的熱量赤字,實現健康減脂,並且避免像「一天瘦10公斤」這種極端方式帶來的健康風險。
提升BMR的關鍵策略:增加肌肉量的重要性
了解BMR之後,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提升它。提升BMR的關鍵策略,在於增加身體的肌肉量。這是因為相比脂肪組織,肌肉組織在休息狀態下會消耗更多能量。所以,擁有較多肌肉的人,通常會有較高的基礎代謝率。這表示他們即使不動,也能燃燒更多卡路里,成為不易胖的體質。因此,將力量訓練納入您的運動計畫,對長期減脂非常重要。
實現健康可持續減重的5大核心策略:遠離「7天瘦10公斤」的虛幻目標
許多人渴望「一天瘦10公斤」或者在「7天瘦10公斤」內看到顯著變化,甚至追求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的目標。但是,追求這些極速減重目標,常常會讓大家掉入不健康的陷阱。要真正達到健康且持久的減重,我們必須放棄這些虛幻的數字,專注於可持續的科學策略。以下,我們將與大家分享五個核心策略,讓您的減重旅程走得更穩健。
策略一:精準控制飲食熱量與優化營養素攝取
飲食是減重成功的基石。正確的飲食習慣,不只影響體重數字,也會全面提升身體機能。
「醣」與「糖」的選擇智慧:選擇全穀雜糧,戒除精製糖
許多人以為所有「醣類」都對身體不好,其實這是一個誤解。身體需要優質的「醣類」來提供能量,例如糙米、藜麥、全麥麵包這些全穀雜糧,它們富含纖維,能提供持久的飽足感,並穩定血糖。但是,我們應該堅決戒除「精製糖」,例如甜點、含糖飲料中的糖,它們沒有營養價值,只有高熱量,容易導致脂肪堆積與發炎反應。聰明選擇,可以讓您的身體充滿活力,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熱量。
確保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攝取:雞胸肉、魚肉、雞蛋與豆類的聰明選擇
蛋白質在減重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足夠的蛋白質攝取,有助於維持肌肉量,因為肌肉燃燒的熱量比脂肪多。蛋白質也能增加飽足感,讓您不容易感到飢餓。雞胸肉、魚肉、雞蛋以及豆類,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。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通常較低,多加利用它們,可以讓您的餐單更健康。
透過飲食日記或App進行自我監控與科學調整
要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,最好的方法就是記錄下來。您可以選擇寫飲食日記,或者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記錄每天吃的東西。這樣做,可以讓您清楚知道自己攝取了多少熱量與營養素,也能發現潛在的飲食問題。透過這些數據,您可以更科學地調整飲食計畫,一步一步邁向理想體重。
策略二:調整進食時間與頻率,優化身體代謝效率
不只吃什麼重要,何時吃也影響身體的代謝效率。調整進食時間,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運用能量。
最新研究啟示:午餐攝取最多熱量或有助降低肥胖風險
一項最新研究指出,將一天中大部分的熱量攝取集中在午餐時段,可能會有助於降低肥胖風險。這是因為身體在日間的活動量較高,能夠更有效地燃燒這些熱量。所以,不要害怕在中午吃得豐盛一些,這可能對您的減重有益。
「早午餐豐盛,晚餐清淡」的黃金飲食法則
結合前述研究結果,我們建議大家遵循「早午餐豐盛,晚餐清淡」的黃金法則。在早上和中午,可以選擇營養豐富、熱量適中的食物,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。晚上則盡量選擇清淡、低熱量的餐點,因為身體在夜晚活動量減少,代謝速度也會放慢。這樣做,可以減少脂肪堆積的機會。
「少量多餐」的正確執行方式:在總熱量不變前提下增加飽足感與穩定血糖
許多人聽到「少量多餐」,會誤以為可以隨便多吃幾餐。正確的「少量多餐」方式,是在您一天的總熱量攝取不變的前提下,將食物分散到更多餐次中。這樣做,可以增加飽足感,減少飢餓感,同時有助於穩定血糖,避免血糖劇烈波動。穩定血糖,可以減少身體儲存脂肪的機會。
策略三:結合有氧與力量訓練,打造高效燃脂模式
運動是減重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結合不同類型的運動,可以讓燃脂效率更高。
有氧運動的黃金原則:每週3-5次,每次30分鐘以上以有效燃燒脂肪
有氧運動是燃燒脂肪的有效方式。我們建議您每週進行3到5次有氧運動,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。例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或跳繩,這些運動可以提升心率,讓身體有效燃燒儲存的脂肪。持續運動,可以讓您的身體更健康,體態更輕盈。
力量訓練的關鍵作用:增加肌肉以提高基礎代謝率,告別易胖體質
力量訓練對於減重同樣重要。增加肌肉量,可以直接提高基礎代謝率。這表示即使您在休息狀態,身體也會燃燒更多熱量。透過力量訓練,您可以告別易胖體質,讓身體成為一個更高效的燃脂機器。可以多做一些深蹲、掌上壓或平板支撐等動作。
高強度間歇訓練 (HIIT):短時高效的進階燃脂選擇與注意事項
對於時間有限,但想追求高效燃脂的朋友,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是一個進階的好選擇。這種訓練模式會在短時間內結合高強度運動與短暫休息。它能夠在短時間內,大幅提升心率,加速脂肪燃燒。但是,HIIT對體能要求較高,您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,避免運動傷害。
策略四: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為減重旅程加速助推
除了飲食與運動,日常的生活習慣,也會對減重效果產生深遠影響。這些習慣看似微不足道,卻能有效助您一臂之力。
每日飲足八杯水:提升代謝、增加飽足感的簡單而有效秘訣
身體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運作。每日飲足八杯水,不只可以提升新陳代謝,也可以增加飽足感,減少過度進食的機會。水,沒有卡路里,是減重最好的飲品。您可以將水瓶放在顯眼處,提醒自己定時補充水分。
充足睡眠的重要性:避免因睡眠不足導致代謝紊亂及食慾增加
充足的睡眠對於減重來說,與飲食和運動一樣重要。當您睡眠不足時,身體的荷爾蒙會失衡,導致代謝紊亂,同時也會增加食慾,讓您更容易想吃高熱量的食物。保持每晚7至9小時的優質睡眠,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恢復,也能讓您在減重路上事半功倍。
有效減壓技巧:避免壓力引發的暴飲暴食與荷爾蒙失衡
現代生活壓力大,但長期處於壓力之下,會讓身體釋放壓力荷爾蒙,這可能導致脂肪堆積,特別是腹部脂肪。壓力也會引發暴飲暴食,讓減重計畫受阻。學習有效的減壓技巧,例如冥想、深呼吸、聽音樂或進行輕度運動,可以幫助您管理情緒,避免壓力對飲食造成負面影響。
策略五:切勿過度節食,避免身體進入「饑荒模式」的陷阱
許多人為了快速瘦身,選擇極端節食。然而,這種做法,往往會適得其反,甚至讓身體陷入「饑荒模式」。
解構極低熱量飲食陷阱:為何會導致代謝補償及肌肉流失,最終復胖
當您攝取極低熱量時,身體會誤以為正處於饑荒狀態。身體為求生存,會啟動「代謝補償」機制,降低基礎代謝率,減少熱量消耗。同時,為了獲取能量,身體會分解寶貴的肌肉組織,而非主要燃燒脂肪。肌肉量減少,會使基礎代謝率進一步下降。當您恢復正常飲食時,身體會更容易儲存脂肪,結果就是快速復胖,形成惡性循環,這也就是所謂的「溜溜球效應」。因此,保持均衡飲食,避免極端節食,才是健康減重的長久之計。
【實戰篇】一週健康減重餐單與運動計畫範例
在我們深入探討過「一天瘦10公斤」、「7天瘦10公斤」這些極端目標的不切實際後,現在是時候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了。此處提供一個為期一週的健康飲食與運動計畫範例,它會協助您穩健地朝著減重目標前進。即使是想挑戰「一個月瘦10kg」或「一個月減10公斤」的朋友,亦能從中獲得啟發,並且學會如何健康地達成減重效果。請記住,持之以恆與身體的良好反應,才是成功減重的關鍵。
一週飲食計畫範例(可按個人BMR與活動量調整份量)
飲食是減重過程中的重要環節,也是健康生活的基礎。以下餐單設計旨在提供均衡營養,控制熱量,同時確保您有足夠飽足感。您可以依據自己的基礎代謝率(BMR)與每日活動量,調整每餐的食物份量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早餐建議:燕麥片、全麥麵包搭配優質蛋白質(雞蛋、豆漿)或堅果
開啟美好的一天,一份均衡的早餐至關重要。您可以選擇一碗燕麥片,加入少許堅果,或者一片全麥麵包搭配一隻水煮蛋。燕麥片與全麥麵包提供複合碳水化合物,它會提供您持久的能量。雞蛋或豆漿則帶來優質蛋白質,這有助於增加飽足感,也會維持肌肉量。
午餐建議:以雞肉、魚肉為主菜,搭配大量蔬菜及全穀雜糧飯
午餐是一天中補充能量的重要時刻。主菜可以選擇烤雞胸肉或蒸魚,它們是低脂且高蛋白的選擇。搭配一碗糙米飯或藜麥飯等全穀雜糧飯,這會提供您足夠的膳食纖維與能量。此外,加入大量綠葉蔬菜,例如西蘭花或菠菜,它們會提供必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晚餐建議:烤魚或蒸雞胸肉,搭配清炒蔬菜,主食適量減半
晚餐應以清淡為主,並且易於消化。您可以選擇烤魚或蒸雞胸肉作為蛋白質來源,搭配一份清炒時令蔬菜。主食的份量應該適量減半,甚至可以選擇不攝取,這是為了減少睡前身體的負擔。清淡飲食有助於身體休息,並且減少脂肪積累。
健康點心選擇:新鮮水果、低脂乳製品或一小把無鹽堅果
當您感到飢餓時,選擇健康的點心是聰明的做法。新鮮水果,例如蘋果或香蕉,它們富含維生素與纖維。低脂乳製品,例如無糖乳酪或脫脂牛奶,會提供鈣質與蛋白質。一小把無鹽堅果,例如杏仁或核桃,會帶來好的脂肪與飽足感。這些點心能幫助您控制食慾,並且避免暴飲暴食。
一週運動計畫範例(綜合有氧與力量訓練)
除了飲食控制,規律運動是達成減重目標的另一半關鍵。此運動計畫結合了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,目的是有效燃燒脂肪,並且增加肌肉量,以提升您的基礎代謝率。這個計畫也包含趣味運動與休息日,這會讓您的減重之旅更加愉快且可持續。
週一至週五:30分鐘有氧運動(快走、慢跑、跳繩)+ 20分鐘力量訓練(掌上壓、深蹲、平板支撐)
在平日,建議您將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結合。每日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,例如快走、慢跑或跳繩,這會有效燃燒卡路里。之後,您再進行20分鐘的力量訓練,例如掌上壓、深蹲或平板支撐。力量訓練能幫助您建立肌肉,這會進一步提升您的燃脂效率。持續的訓練能讓您的身體變得更結實。
週六:60分鐘以上趣味運動(騎單車、行山、游泳、打羽毛球)
週末是放鬆身心,並且享受運動樂趣的好時光。您可以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趣味運動,例如騎單車、行山、游泳或打羽毛球,並堅持60分鐘以上。這種較長時間且愉快的運動形式,它不僅能消耗更多熱量,也會讓您對運動保持熱情。保持運動的樂趣很重要。
週日:休息或進行輕度伸展(瑜伽、普拉提)以助肌肉恢復
休息日對於肌肉的修復與生長同樣重要。週日建議您完全休息,或者進行輕度伸展運動,例如瑜伽或普拉提。這些伸展運動有助於舒緩肌肉,也會增加身體的柔軟度。充足的休息與適度的伸展,它能幫助您的身體從一週的訓練中恢復過來,並且為下一週的挑戰做好準備。
【常見問題 FAQ】破解關於快速減重的迷思與疑惑
許多朋友可能都有過快速減重的念頭,例如希望能夠「一天瘦10公斤」或是採取極端方法。然而,在追求數字的同時,不少疑惑也會隨之而來。以下我們將針對大家常見的問題,為您一一解開關於快速減重的迷思,並且提供專業建議。
Q1: 既然「一天瘦10公斤」是脫水,那「一個月瘦10kg」的目標是否健康可行?
追求「一天瘦10公斤」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,因為它多半是身體水分的極速流失。那麼,若將目標放寬至「一個月瘦10kg」,這在健康層面上是否可行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健康的減重速度,一般建議為每週減輕0.5至1公斤。如果我們將「一個月 減10公斤」視為目標,這代表每週要減約2.5公斤,速度遠超健康範圍。
過快的減重會帶來多重潛在風險。首先,身體會流失大量肌肉而非脂肪。肌肉是提升基礎代謝率的關鍵,如果肌肉量減少,身體燃燒熱量的效率就會降低,使人更容易復胖。其次,極端節食容易導致營養不均,身體因此缺乏必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以及宏量營養素,長期下來可能損害器官功能,並且引發疲勞、脫髮、皮膚問題等健康困擾。最後,當身體長時間處於能量赤字時,它會啟動「飢荒模式」,大幅降低新陳代謝速度,一旦恢復正常飲食,體重就會迅速反彈,這就是俗稱的「溜溜球效應」。追求「一個月瘦10磅」亦是如此,目標過快,對身體造成的負擔就越大。
Q2: 學生預算有限,如何經濟實惠地進行健康減肥?
學生朋友預算有限,但是希望健康減肥,這絕對可行。其實,許多有效的方法都是經濟實惠的。在飲食方面,您可以選擇自製健康餐單。購買當季食材,例如蔬菜、雞蛋、豆腐、全穀雜糧等,這些食物價格通常較低,而且營養豐富。在家自己烹煮,可以精準控制油鹽糖份,遠比外食健康又划算。
運動方面,校園提供許多免費資源。您可以善用學校的操場進行跑步、快走,或是利用健身房的器材。此外,網上有許多免費的運動教學影片,例如YouTube上的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或瑜伽教學,這些都可以在家完成。同時,許多免費的運動App和飲食日記App也能提供協助。它們可以追蹤您的熱量攝取、運動量,並且幫助您養成良好的習慣,完全不需要花費。
Q3: 「三日蘋果減肥法」這類單一食物減肥法有效嗎?安全嗎?
「三日蘋果減肥法」這類單一食物減肥法,聽起來能在短期內迅速看到體重下降,例如一些聲稱「7天瘦10公斤」的極端方法。但是,這種效果主要來自於身體脫水,以及肝醣的快速消耗,並非實質的脂肪減少。身體在缺乏足夠熱量與營養時,會優先消耗儲存的肝醣與水分。這類方法雖然體重數字下降快,卻不能持久。
長期來看,單一食物減肥法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。首先,它會導致嚴重的營養不均。身體無法從單一食物中獲取所有必需的宏量與微量營養素,長期下去將會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。其次,這類極端節食容易損害健康,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、肌肉流失、代謝率下降,以及荷爾蒙紊亂。最重要的是,一旦恢復正常飲食,體重會快速反彈,甚至可能比減肥前更重。這種減肥方式既不健康,也不具備可持續性。
Q4: 為了追求快速效果,完全不吃澱粉(碳水化合物)可以嗎?
為了追求快速效果,很多人會嘗試完全戒斷澱粉(碳水化合物)。但是,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,同時也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。「醣類」作為身體必需的宏量營養素,是我們主要的能量來源。它為大腦、肌肉以及各個器官提供運作所需的燃料。完全不吃澱粉,短期內可能因為身體消耗肝醣與水分而體重下降。
長期戒斷澱粉對身體會產生多種負面影響。首先,您可能會感到疲勞、精神不振,甚至出現腦霧現象,因為大腦缺乏足夠的葡萄糖供應。其次,身體在缺乏醣類時,會轉而分解蛋白質來提供能量,這表示您的肌肉可能會流失。肌肉是基礎代謝的關鍵,肌肉量減少會使減肥效果變差,並導致代謝率下降。此外,長期缺乏膳食纖維攝取,可能導致便秘。選擇優質的複合碳水化合物,例如全穀物、蔬菜與水果,這些才是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它們能提供穩定能量,並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以及礦物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