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兩肉幾克?營養師教4大估算法,手掌秒測一兩肉份量!附港式餐單換算總表

「一兩肉幾克?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,卻是精準掌握每日蛋白質攝取、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關鍵!無論是為健康減重、增肌,抑或日常烹調,準確計算肉類份量都至關重要。

本文將由專業營養師為你揭曉一兩肉的真實克數,詳解生肉與熟肉的換算差異,並獨家傳授4大「手掌估算法」,讓你從此無需磅秤,也能輕鬆秒測一兩肉份量。更特別收錄港式餐單換算總表,助你輕鬆拆解茶餐廳、打邊爐的肉類份量,全面掌握蛋白質攝取,食得更精明、更健康!

一兩肉幾克?即時解答與專業換算:從生肉到熟肉的一兩克份量全掌握

當我們談論飲食,特別是肉類份量時,「一兩肉幾克?」這個問題經常會浮現在腦海中。了解「一兩克」的準確換算,對於精準控制每日飲食份量以及達成健康目標,具有重要的意義。本文將為您提供清晰的解答,以及從生肉到熟肉的份量掌握技巧。

【快速解答】一兩肉有幾克?馬上了解一兩克換算

您可能好奇,傳統的「一兩肉」究竟是幾克?在香港,傳統單位「一両」大約等於37.8克。為了日常計算方便,我們通常會將「一兩肉」約定為40克。這個簡單的換算讓您可以快速估算「一兩克」肉類的實際重量。例如,如果食譜上寫需要兩「一兩肉」,即是約80克的份量。理解這些基本的「一兩肉幾克」換算,有助於您更準確地準備食材。

為何要區分生肉和熟肉的「一兩肉幾克」?

區分生肉和熟肉的份量,是食物計算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細節。肉類在烹煮過程中,水分會流失,同時脂肪也會因高溫而融化,導致熟肉的重量通常會比生肉輕。例如,100克的生肉煮熟之後,可能只剩下約70至80克。因此,當您參考食譜或者營養建議時,必須留意其指引的是生肉的「一兩肉幾克」還是熟肉的份量。這樣做可以避免估算錯誤,確保實際攝取量符合預期。

營養學上的「一份肉」與「一兩肉幾克」有何關係?

在營養學中,我們常提到「一份肉」這個概念,它通常代表大約7克蛋白質。那麼,「一份肉」與「一兩肉幾克」之間有何關聯呢?一份肉大約等於30至35克的熟肉或40克的生肉,這與我們日常所說的「一兩肉」在重量上是頗為接近的。所以,當您看到營養建議提到每日應攝取「五至六份肉」時,這大約等於五至六「一兩肉」的份量。理解這個關係可以幫助您將營養學的專業建議,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容易掌握的「一兩克」肉類份量,讓均衡飲食變得更實際可行。

【無磅在手必學】營養師「手掌估算法」:秒懂一兩肉幾克、精準掌握份量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需要估計食物的份量,但並非每次都有一把廚房秤在手。此時,如何快速判斷一份蛋白質或一兩肉幾克,成了許多人面對的難題。幸好,營養師們傳授了一個實用秘訣:利用自己的手掌,就能輕鬆掌握一兩肉的份量,不再為沒有磅在手而困擾。這個方法不僅簡單易學,亦可助您精準估計日常飲食中的一兩肉,確保營養均衡。

「手掌法則」基本原理:用您自己的手做份量參考

「手掌法則」是一種非常聰明的份量估算方法。因為每個人手掌的大小,其實與其身體的體型成比例。因此,您自己的手掌,就是最方便且個人化的量度工具。這個原理很簡單,它把不同食物的建議份量,例如一兩肉,轉換為您手掌上特定部位的大小。您只需學會將食物與手掌部位相對應,便能夠大致估算出食物的重量,尤其對於理解一兩肉有幾克這樣具體的數字,手掌法則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參考點。

不同手掌大小的份量對照(附圖解建議)

這個手掌估算法需要一些練習,但是效果會很好。一份肉,在營養學上約含有7克蛋白質,一般我們談及一兩肉約等於40克生肉。根據這個原則,手掌法則提供了以下估算方式:

  • 一份低脂肉類(約35-40克生肉,即約一兩肉):大致等於您手掌心(不含手指)三分之一的大小及厚度。
  • 一般女性手掌:整個手掌心(不含手指),通常約等於三份肉的份量,亦即大約三両肉。
  • 手偏修長的女性或體型較瘦小的男士手掌:整個手掌心,可能相當於四份肉的份量,約等於四両肉。
  • 高大或肌肉壯碩的男士手掌:其手掌心通常可估算為五份肉的份量,即大約五両肉。

這些對照方式,可以幫助您在沒有秤的情況下,快速判斷一兩肉幾克。同時,當您想了解一兩克蛋白質的實際體積時,亦可應用這些原則。

生活化比喻輔助您理解「一兩肉幾克」的份量

除了手掌估算法,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,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一兩肉幾克這種份量概念。例如,煮熟的肉類因為水分流失,體積會略微縮小,重量也會有差異。

  • 一隻雞蛋:約等於一份蛋白質(或約一両肉)的份量。
  • 麻將牌大小的肉塊:一片煮熟、約麻將牌大小的肉片,大約就是一両肉的份量。
  • 乒乓球大小:大約三十克熟肉的份量,與一兩肉非常接近。
  • 成人拇指指節大小的芝士或牛油:約等於一份脂肪的份量。

這些簡單的比喻,讓您即使沒有營養秤,亦可以透過視覺化方法,輕鬆辨識各種食物的份量,特別是對於掌握一兩肉、一兩克這類概念,非常有幫助。您可以將這些比喻牢記在心,便可隨時隨地實踐健康飲食。

【港式餐桌解碼】茶餐廳、打邊爐肉類份量拆解:教你計算一兩肉點計

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在茶餐廳、打邊爐或燒味舖用餐,但要準確知道這些菜餚含有多少肉類,例如一份餐肉或幾片肥牛究竟是一兩肉幾克,著實不容易。了解每餐肉類的攝取量,對於實踐健康飲食十分重要。下文將會拆解這些港式餐桌上的常見肉類份量,讓大家學會如何估算一兩肉的真實份量。

茶餐廳經典餐點肉量估算:一兩肉的隱藏份量

茶餐廳的餐點份量豐盛,許多菜式都含有豐富肉類。可是,肉類經常與其他食材一同烹煮,其份量不容易用肉眼辨識。例如,一份餐肉蛋公仔麵通常有兩片午餐肉。一片約0.5厘米厚的午餐肉,其生重約為20至25克。這樣計算,兩片午餐肉大約相等於40至50克生肉,換算下來便是一至一兩克。同樣,乾炒牛河的牛肉片通常不多,一份約有6至8片。如果每片牛肉約重5至7克,那麼整碟牛河的牛肉總量約為30至56克,也就是約1兩肉一兩有幾克肉的份量。對於肉醬意粉或星洲炒米中的肉碎,由於肉碎分佈平均,大家可以將整碟肉醬或肉碎的體積除以其主要肉類成份的密度,再結合肉眼觀察,作粗略估計。一般來說,一碗肉醬意粉的肉碎含量約為40至60克,相等於約一兩肉幾克的份量。

打邊爐及燒味舖食材換算:一兩肉的真實份量

打邊爐與燒味舖的肉類份量計算方式,與茶餐廳略有不同。打邊爐的肉類通常以碟或份計算,且多為生肉。一碟標準的肥牛片,例如手切肥牛,通常約為150至200克。這代表一碟肥牛約含有3.75至5一兩肉。若以瘦肉片計算,其克數與「一兩克」的換算關係會更為直接,因為瘦肉在烹煮過程中水分流失較少,重量變化相對較小。此外,燒味舖的燒味多以「例牌」或「半斤」形式出售。一例牌燒肉通常約有150至180克熟肉,相等於大約3.75至4.5一兩肉。若點選半斤叉燒,半斤約為300克生肉,烹煮後重量會減少,但肉類總份量依然非常可觀。因此,無論是打邊爐還是燒味,只要掌握了基本的「一兩肉幾克」概念,我們便可以更精準地控制肉類的攝取量。

超越「一兩肉幾克」:建立完整蛋白質攝取概念與健康選擇

大家常問一兩肉幾克,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因為了解食物分量是健康飲食的基礎。然而,單單知道一兩肉有幾克,並不足以全面管理我們的蛋白質攝取。建立完整的蛋白質攝取概念,以及如何作出健康選擇,才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重點。無論是想了解一兩克如何換算,還是想精確掌握一兩肉的攝取量,這些知識都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照顧身體。

你每日需要多少蛋白質?個人化計算公式,如何換算成一兩肉?

您的身體每日需要多少蛋白質?這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。計算每日蛋白質需求量,有一個簡單的個人化公式。健康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,通常是將您的體重(公斤)乘以0.8克蛋白質。例如,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,他每日約需攝取48克蛋白質。我們知道,營養學上定義一份肉大約等於7克蛋白質,所以這48克蛋白質,大約就是6.8份肉。透過這個公式,您可以清楚知道自己需要攝取多少克蛋白質,然後將這些克數換算成大概的1兩肉份量。這樣您可以更容易估算日常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,以及了解實際需要攝取多少一兩肉。

蛋白質來源分類與選擇智慧 (低脂、中脂、高脂)

蛋白質來源多樣,不只是肉類,豆製品、魚類以及蛋類都是優質選擇。為了健康,我們應該學習如何選擇合適的蛋白質來源。營養師通常會將蛋白質食物,依照脂肪含量分類為低脂、中脂以及高脂三類。

首先是低脂蛋白質,每份約提供55大卡熱量。這些食物脂肪含量少,適合日常飲食。例如,雞胸肉、瘦豬肉、牛腱、花枝、蛤蠣、蚵仔和一般魚類都屬於這個類別。非油炸的豆製品,例如豆漿和毛豆,也是很好的低脂蛋白質選擇。這些食物有助於我們在攝取足夠蛋白質(無論是一兩肉還是一兩克蛋白質)的同時,保持低脂肪攝取。

接著是中脂蛋白質,每份約提供75大卡熱量。這些食物含有中等脂肪量,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。雞蛋、雞翅、豬排肉、牛排、豆腐、豆乾、鮭魚、鱈魚以及虱目魚都是常見的中脂蛋白質。

最後是高脂蛋白質,每份約提供120大卡或以上熱量。這類食物的脂肪含量較高,攝取時需要控制份量。例子有秋刀魚、豬蹄膀、五花肉以及梅花肉。加工肉製品,例如香腸和臘肉,因為通常脂肪含量高而且含有添加物,建議盡量避免。

選擇蛋白質來源,優先順序是豆製品,然後是魚肉和海鮮,接著是蛋類,最後才是肉類。這樣選擇可以幫助我們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同時控制脂肪攝取,對維持健康很有幫助,也讓我們更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一兩肉。

實用份量換算總表:輕鬆掌握「一兩肉幾克」與多樣蛋白質食物代換

我們談了許多關於蛋白質攝取量的估算方法,現在,我們準備好將這些知識具體化,讓您真正掌握「一兩肉幾克」的精準換算。這份實用換算總表會幫助您輕鬆了解各種肉、魚、蛋及植物性蛋白質的實際份量,並且知道它們與「一兩肉」的蛋白質含量如何比較。有了這份表格,您在規劃餐點時,便可以更有彈性,也更能確保每日攝取到足夠的營養。

肉、魚、蛋類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份量對照表:一兩肉的精準換算

在營養學上,我們常說的「一份蛋白質」,約莫含有7克蛋白質。在港式飲食習慣中,這個份量經常等同於「一両肉」。那麼,這「一両肉幾克」呢?一般來說,生肉的一両約為40克,而煮熟後的肉,因為水分流失,約為30克。下面這份對照表會讓您對不同肉、魚、蛋類的份量有更清晰的理解,幫助您一眼看懂具體「一両肉幾克」的實際份量。

食物種類 (低脂蛋白質:約55大卡/份) 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肉的實際份量對照 (約7克蛋白質)
雞胸肉、豬里肌肉(瘦肉) 煮熟後約30克(約一塊乒乓球大小)
牛腱 生肉約35克
一般魚類(如鱈魚、石斑魚) 煮熟後約35克(去骨去皮)
明蝦、鮮蝦仁 明蝦1隻或小草蝦仁6隻
蛤蠣 中型蛤蠣約20個
雞蛋白 2個
食物種類 (中脂蛋白質:約75大卡/份) 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肉的實際份量對照 (約7克蛋白質)
豬排肉、牛排、羊肉 生肉約35克
雞蛋 1隻
雞翅 約40克
虱目魚(有肚腩) 煮熟後約35克
食物種類 (高脂蛋白質:約120大卡/份) 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肉的實際份量對照 (約7克蛋白質)
豬後腿肉、梅花肉、五花肉 煮熟後約45克
小排、排骨 煮熟後約40克
秋刀魚、鱈魚 煮熟後約35克
貢丸、熱狗、臘肉等加工肉品 中型貢丸2個或熱狗約45克(建議限制攝取)

從上面的表格,您會發現「一兩肉」或「一份肉」的份量會因為肉類的脂肪含量、生熟狀態,甚至不同種類而有所不同。掌握這些細節,有助於您更準確地計算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。

植物性蛋白質份量對照表:與一兩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較

我們知道,蛋白質不只有來自肉類。植物性蛋白質不僅提供足夠的蛋白質,並且通常脂肪含量較低,不含膽固醇,更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植物化學物質。研究顯示,多選擇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。這份對照表會幫助您了解各種植物性食物如何提供與「一兩肉」同等份量的蛋白質。

食物種類 (低脂蛋白質:約55大卡/份) 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肉的實際份量對照 (約7克蛋白質)
板豆腐 1/4磚硬豆腐(約175克)
豆乾 約100克
無糖豆漿 1杯(約190毫升)
毛豆 約50克
烤麩、非油炸豆包 烤麩約40克或非油炸豆包4/5片
食物種類 (中脂蛋白質:約75大卡/份) 「一份」或「一両」肉的實際份量對照 (約7克蛋白質)
傳統豆腐 1塊(約80克)
五香豆乾 1又1/2塊
素雞 3/4條
黃豆 煮熟黃豆約4湯匙
麵筋泡、油豆腐(小型) 麵筋泡約20克或小型油豆腐2個(約55克)

植物性蛋白質的選擇非常多元,並且透過適當的搭配,例如將豆類與穀物一起食用,您可以攝取到更完整的必需胺基酸。例如,將豌豆與毛豆、或黃豆與藜麥交替食用,便可以達到胺基酸互補的作用,確保身體獲得所需的所有營養。這表示您無需拘泥於「一兩肉」的動物性蛋白質,也能輕鬆攝取充足的蛋白質。

關於「一兩肉幾克」的常見問題 (FAQ):疑難解答與份量指引

問題一:小朋友或長者的「一兩肉幾克」建議份量是否相同?

這個問題經常有人提出,小朋友和長者的「一兩肉幾克」建議份量並不相同。這是因為不同年齡層的人有不同的身體發展階段、活動量和新陳代謝需求。例如,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,身體需要較多蛋白質來支持發育,所以他們每日需要攝取的「一兩肉」份量通常會比幼童多。另一方面,長者雖然活動量可能減少,但為了維持肌肉量和骨骼健康,同時應對可能增加的慢性疾病風險,他們仍然需要足夠的蛋白質攝取,份量亦與成年人有所不同。我們提到的一兩肉約四十克生肉,這個換算單位本身不變,但每日或每餐的「一兩肉」總份量則需按個別情況調整。建議您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中,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具體肉類攝取建議,並因應個人身體狀況調整。

問題二:食譜寫「一兩肉」,我應該用生肉還是熟肉去秤?

食譜上寫「一兩肉」時,通常是指生肉的重量。因為肉類在烹煮過程中,會流失水分和部分脂肪,這會導致其重量減輕。舉例來說,一塊四十克生肉(即一兩肉)烹煮後,其重量會比四十克輕,但其蛋白質含量基本維持不變。因此,為了確保您能精準掌握「一兩肉幾克」的份量,並達到食譜預期的營養或味道效果,您應該在烹調前,使用未經烹煮的生肉去秤重。這樣做可以避免因烹煮後重量改變而產生的誤差。您亦可按照之前文章提及的「手掌估算法」來估計生肉的份量。

問題三:每星期紅肉攝取上限是多少?如何換算成「一兩肉幾克」?

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,每星期紅肉(包括牛肉、羊肉和豬肉)的攝取量應少於五百克,這是一個煮熟後的重量。適量攝取紅肉對健康有益,因為它提供鐵質和維他命B12,但是過量攝取可能增加罹患某些慢性疾病的風險。如果我們將這五百克煮熟的紅肉換算成「一兩肉幾克」這個單位,考慮到肉類煮熟後重量會減少,而一兩肉約相等於三十克煮熟的肉(一份蛋白質約七克,一份約三十克熟肉,而一兩肉約為一份至一份半的蛋白質),每星期五百克熟肉大約是十六至十七兩肉。建議您在規劃飲食時,將這個上限納入考量,並均衡攝取其他蛋白質來源,例如魚肉、家禽、雞蛋以及多種植物性蛋白質。

問題四:我對「一兩肉幾克」的理解正確嗎?

您對「一兩肉幾克」的理解正確與否,關鍵在於您是否能將這個單位應用到日常飲食中。通常,「一兩肉」指的是約四十克生肉的份量,這是傳統香港飲食文化中一個常見的重量單位,用來衡量肉類。掌握這個概念,目的是幫助您更有效地控制蛋白質攝取量,並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。我們希望透過「一兩肉有幾克」的知識,配合「手掌估算法」以及各種食物的換算總表,讓您能夠精準估算食物份量。這樣可以讓您更容易地實踐均衡飲食,選擇健康的食物,並維持理想體重。若您在實際應用中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參考本文提供的指引。

Scroll to Top